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
新闻热线:18013384110 电子邮箱:jsxww110@126.com

“先声”胡福明:一个哲学人眼中的“变与不变”

2021-04-23 07:53:09
来源:中国新闻网
胡福明接受中新网采访。 泱波 摄
胡福明接受中新网采访。 泱波 摄

  中新网南京4月22日电 (杨颜慈)四月南京城,春意正暖。午后的阳光洒落在胡福明先生住所的庭院,门前松柏显得愈发苍翠。泛黄的经典书籍、崭新的当天报纸堆叠案头,年逾八旬的胡福明点燃一根香烟,思路飞速运转起来……

  作为最早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学者,胡福明已然头发全白,步履蹒跚。但一贯勤于阅读、思考的他,依然保持着惊人的记忆力和清晰的逻辑,坚持关注时事、学习理论。

  2021年,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节点,“先声”胡福明谈及一个哲学人眼中的“变与不变”。

  “时代在变,社会在变。但至少在方向认识上,不能改变:中国只能有一条路,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密切结合的一条道路,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。”

  1978年5月11日,《光明日报》在头版以特约评论员名义,刊登了以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文章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。该文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巨大震动,在全国掀起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,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,对于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。

  正如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中所说,胡福明一贯坚持实事求是。在他看来,实事求是,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找到中国的发展规律,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。这其中,不断变化的是中国的实际,而不变的是发展规律。

  胡福明说,作为理论研究者,“武器”只有手中的笔杆子。只要国家需要,无论是过去,还是如今,都应奋勇而上。“当年是战斗,是冲锋陷阵的战斗,是我作为政治学者,为党的发展、为人民的利益、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必须做出的一场战斗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在国家需要的任何时候,站出来是我们的责任。”

  如今,胡福明仍时刻心系国家的变化发展,坚持思考从不停歇。“现在,我的眼睛不好了,但每天还会让老伴儿为我读报刊。我也会听广播、听新闻,有机会也会参加一些会议,希望能跟上这个时代。”

  胡福明喜于见到这些年来、中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。“譬如在抗击疫情方面,在党的领导下,全国人民齐心合力,取得了巨大成果。遍观全球,没有任何国家像我们这样,取得了如此大规模的胜利。”

  胡福明说,“我们还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,实现贫困县摘帽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过去各个朝代常会发生农民战争。为什么有农民战争?因为农民没饭吃。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,把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了。”

  胡福明骄傲于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,也坚信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光明未来。“我们国家只要按照客观的规律,结合全国人民的实际,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,就能不断地向前走,这也需要我们理论研究者保持与时俱进,不断提高认识、开拓眼界。”(完)

编辑:顾名筛
0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