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
新闻热线:18013384110 电子邮箱:jsxww110@126.com

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成“规上”台企高地

2021-06-21 17:45:03
来源:中新网江苏

  打造长三角“硅谷” 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成“规上”台企高地

  中新网江苏新闻6月21日电(记者 朱晓颖)多年来帮扶台资企业从“小升高”“高升规”到全球隐形冠军,孵化了一批规模以上的台资企业……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?日前,记者走访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,探寻这里成为“规上”台资企业高地的“密码”。

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。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供图
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。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供图 

  以高起点集聚中大型台企

  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于1997年9月获批,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,是大陆两个国家级海峡两岸科工园之一。

 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、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台办主任胡弘在受访时告诉记者,和其他的两岸产业园相比,这里起步早、基础良好、成效明显。

  据胡弘介绍,园区成立二十多来,共聚集台企34家,这当中一半以上都是规模以上企业,主要集中在光电、机械、化工等领域。

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。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供图
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、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台办主任胡弘。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供图 

  “驻扎园区的很多台资企业发展水平代表了行业的领先水平。园区还孵化出像菲特晶这样的做成全球‘隐形冠军’的台资企业。”胡弘说。

  即便是去年,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、国际贸易供应链压力加剧的情况下,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依旧保持强劲发展势头:规模以上工业领域台企的总产值突破13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同比增长了近60%。“光电行业的台企成绩更为突出,年产值增长了70%以上。”胡弘表示。

菲特晶(南京)电子有限公司内景。 朱晓颖 摄
菲特晶(南京)电子有限公司内景。 朱晓颖 摄

  以“三大禀赋”打造长三角“硅谷”

  “交通优势独具、人才优势独秀、政策优势独特,可以说,这‘三大禀赋’是科工园吸引台企的因素所在。”胡弘表示。

  交通方面,园区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南岸,毗邻亚洲内河第一大港——南京新生圩外贸港区,紧靠园区的绕城公路、沪宁高速公路,与国道相连,将科工园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、南京长江二桥联成一体,形成了立体化的“水陆空”交通运输网络。

  人才资源方面,南京现有各类大专院校48所、科研院所463个,数量在大陆居前。园区积极对接知名大学、职校,为吸引优秀人才到此发展搭建桥梁。目前,园区和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联系,南京大学还在园内设有600亩的精细化工园。

  胡弘介绍,多年来,园区着重发展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型材料、精细化工四个高新支柱产业,正力争打造长三角的“硅谷”。

永丰余纸业(南京)有限公司内景。 朱晓颖 摄
永丰余纸业(南京)有限公司内景。 朱晓颖 摄

  以暖心服务营造“台商的家”

  大陆市场究竟大不大?在南京发展营商环境究竟好不好?扎根科工园多年的台商认为,台资企业取得的长足发展是最好的答案。

  “科工园在1997年获批,我们公司在2000年成立。可以说,我们和科工园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。”菲特晶(南京)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俊告诉记者。

  董俊表示,经过20多年的发展,公司从一个注册资金只有14万美元的小公司,发展成为全球隐形冠军企业。“目前我们的电子收发器市场份额做到了全球第一,半导体分离元器件芯片市场份额做到了全球前三。去年,企业年销售额达3亿元。”

永丰余纸业(南京)有限公司的产品。 朱晓颖 摄
永丰余纸业(南京)有限公司的产品。 朱晓颖 摄

  “这20多年来,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海峡两岸科工园在政策引导、融资、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了我们数不清的帮助。”董俊感慨。

  他记得,刚到园区时,租厂房、买设备、招工都需要花钱,资金捉襟见肘。“当时,开发区、科工园给予融资政策方面的扶持,帮助公司融资200万元,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、起步之难。”

  “未来,我们将目光瞄准全球无线蓝牙耳机市场,目标是在明后年把产值做到10亿元。”董俊表示。

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户科工园近20年,是一家专注于制造液晶显示屏的老台企。“液晶屏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。近年来为适应市场,我们提高自动化率,机器换人。开发区、科工园给予大力支持,公司申请到数百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。”该公司总经理柯吉丰说。

近日,中新网记者走访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并采访台资企业负责人。朱晓颖 摄
近日,中新网记者走访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并采访台资企业负责人。 朱晓颖 摄

  去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很多员工回老家过春节,无法及时返厂,企业出现了用工缺口。柯吉丰介绍,当时开发区、科工园和企业配合,为外地员工返厂创造条件,还依据相关政策减免了企业社保费500万元。“特殊时刻,这些举措让我们觉得非常暖心。”

  2001年在科工园设厂的永丰余纸业(南京)有限公司,今年迎来了20岁“生日”。这个位于南京的工厂,是永丰余纸业在大陆设立的12个工厂中的第七个,去年营业额达2.2亿元,产值比刚成立时翻了7倍。

  该公司工纸纸器事业部南京厂协理陈逸豪在此工作了18年。“我几乎是见证了南京公司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全过程。这么多年来,科工园扶持帮助台资企业,我们大受裨益。”

  陈逸豪记得,去年疫情防控期间,开发区、科工园在很短时间内批复了企业复工申请。“在那段特殊时期,开发区、科工园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天至少两次上门,关心和询问我们有哪些需求,帮我们逐项协调落实口罩等防疫物资,还协调了返岗员工的临时隔离酒店,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测,这让我们非常感动。”

  “公司看好大陆发展,新的智能设备都会优先在大陆上马。”陈逸豪告诉记者,今年7月,南京公司将继续增资扩产、扩大自动化产线的规模,从自动化升级为智能化。同时,公司也在考虑在南京再设立一座工厂。(完)

编辑:顾名筛
0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