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
新闻热线:18013384110 电子邮箱:jsxww110@126.com

南京大学教授译作获书迷关注:如何文艺地贪吃?

2022-03-14 15:50:21
来源:中新网江苏

 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4日电(记者 申冉)今年年初由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翻译、法国近代饮食史教授弗洛朗·凯利耶撰写的《馋:贪吃的历史》一书出版后,受到书迷喜爱。这本汇集贪吃众生相、细探文明发展史的精美图书,引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古今的美食之旅。近日,该书的译者黄荭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、主持人文岚齐聚南京先锋书店,与读者共同讨论如何文艺地贪吃。

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、主持人文岚齐聚南京先锋书店,与读者共同讨论如何文艺地贪吃。南京译林出版社供图
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、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、主持人文岚齐聚南京先锋书店,与读者共同讨论如何文艺地贪吃。南京译林出版社供图

  “从希腊神话中由佳肴美酒构筑而成的极乐世界,到中世纪魔鬼引诱人们纵情堕落的嗜酒暴食;从17世纪、18世纪‘精致菜肴’的出现,到如今人们对食疗养生和时尚瘦身的狂热追求。”作为《馋:贪吃的历史》的译者,黄荭特别谈到了“馋”在历史文化中“去罪化”过程,“时至今日,‘吃货’已成了许多人乐于承认的标签。美食也开始发展出自己的文化与时尚,甚至渐渐进入文化遗产的行列。我们见证了贪吃这一行为被合理化与雅化的进程,同时,贪吃的历史也变成了洞窥人类社会心态与生活方式发展的一条捷径。”

由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翻译、法国近代饮食史教授弗洛朗·凯利耶撰写的《馋:贪吃的历史》。南京译林出版社供图
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翻译、法国近代饮食史教授弗洛朗·凯利耶撰写的《馋:贪吃的历史》。南京译林出版社供图

  在人类的贪吃历史中,文岚则看到了对食物的嗜好所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,特别是与家庭、故乡的深刻联结。“家常菜对于孩子成长往往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而步入中年的人们,也会突然怀念起父母在自己小时候煮的菜;远在异乡打拼的人们,会被来自故乡的食物深深打动。食物承载的不仅仅是味觉的刺激,也是人生的滋味。”

  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”,清脆的芦蒿、尖尖的春笋、新鲜的马兰头,这是最新鲜的中式美食;小龙虾、牡蛎或芦笋汤,高汤汆烫的螯虾和龙虾,带少许肉豆蔻的烤牡蛎,配着洋葱、香菜、酸豆和面包屑一起煎炒炖煮的贝类海鲜锅,这是上好的法式大餐……余斌从《山海经》到“志怪小说”,再到青铜器上的饕餮纹,讲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一路渊源。“与西方贪馋文化中浓厚的道德规劝色彩不同,中式贪馋更丰富随性,更讲究美食之道,这都深植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历史。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‘贪馋’,代表了一种能让人产生归属感的生活艺术,换言之,它也塑造了不同文化的身份认同,而其影响无疑也是深远的。”(完)

编辑:顾名筛
0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