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
新闻热线:18013384110 电子邮箱:jsxww110@126.com

台湾“心”女郎:打造不停跳之“心”

2021-03-09 08:00:46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  (在苏台胞面面观)台湾“心”女郎:打造不停跳之“心” 做出世界生命支持领域的“心”标杆

  中新网苏州3月8日电 题:(在苏台胞面面观)台湾“心”女郎:打造不停跳之“心” 做出世界生命支持领域的“心”标杆

  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

  不停跳的“心”会长什么样?8日,中新网记者走进位于江苏苏州高新区的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,探寻答案的可能性。

徐博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。 朱晓颖 摄
徐博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。 朱晓颖 摄

  在洁净度极高的实验室中,戴着口罩和护目镜、身穿洁净服的工作人员,小心翼翼端起一块拳头大小、形如齿轮的金属装置端详。齿轮在灯光照耀下银光闪闪。齿轮中心,包裹着磁悬浮装置,中心转速每分钟可达4000转至6000转。

磁悬浮体外人工心脏样机。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供图
磁悬浮体外人工心脏样机。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供图

  这是一颗体外人工心脏。它并非植入人体内。它的功效,是让病人在黄金抢救期获得来自体外的“心跳”支持,帮助患者度过最危险的过渡期。

  延年益寿是人类的共同追求。随着医学科技发展,人工角膜、人造皮肤、人造血管陆续问世。人工心脏是最复杂精密的医疗器械之一,被称为心血管医疗器械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

  “这款人工心脏最快明年底就能面世。”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徐博翎款款走来,向中新网记者介绍。循声而望,这位女郎长发及肩,面容清秀,一身灰白长裙简洁利落,又不失时尚。

徐博翎在办公室翻阅资料。 朱晓颖 摄
徐博翎在办公室翻阅资料。 朱晓颖 摄

  徐博翎今年38岁,祖籍江苏盐城,出生在台湾台南市,是英国剑桥大学、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双料女博士。她所率领的国际研究团队,在三年内建成了大陆首条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生产线,其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。

  她是如何与“心”结缘,徐博翎娓娓道来。

  “80后”的徐博翎是位“创二代”。上世纪80年代,他的父亲从台湾起步创业,制作工业缝纫的电机系统。

  她对父辈创业的回忆多是艰辛。“我和妹妹晚上入睡的时候,爸爸还没有回家,早上醒来时,爸爸又出门了。”

  上世纪90年代,大陆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,徐博翎的父亲决意将生意搬到大陆,在上海嘉定设厂。

书柜显眼位置,放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独具特色的博士帽:一顶由铁丝网、螺旋桨、折扇、德国球星照片“混搭”成的创意人工心脏“模型”。 朱晓颖 摄
书柜显眼位置,放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独具特色的博士帽:一顶由铁丝网、螺旋桨、折扇、德国球星照片“混搭”成的创意人工心脏“模型”。 朱晓颖 摄

  上学时的寒暑假,她常和妹妹到上海的工厂摆弄电路板,焊接电子元件。再大些时,她就开始帮父亲画设计图、写代码。“那时的我,对到工厂做活不仅没兴趣,还有强烈的抗拒感。”徐博翎笑着说。

  “本来我文科好,理科差。为了补‘短板’,就考入了台湾成功大学物理系。”这位“学霸”说。毕业后,对机器人抱有浓厚兴趣的她,赴美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硕士,随后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的电机工程专业读博。

  有一天,她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导师与一位临床医生喝下午茶。喝着喝着,两人灵感乍现:“能不能在心衰患者的患病早期植入超小型人工心脏,以遏制心衰的进程?”

  导师将此“喝”出来的创意交给学生去做,这个学生就是徐博翎。在这里,她完成了超小型人工心脏原部件设计、驱动控制、系统仿真等“前期”工作。

  后来因学术交流的机会,她受邀前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继续深造,完成了超小型人工心脏系统验证、临床评价等“后期”工作。“巧的是,两所高校走下来,等于把人工心脏产品‘全流程’做了一遍。”

如意木雕旁,放着电子秤,电子秤上搁着心脏模型,该“组合”寓意“称心如意”。 朱晓颖 摄
如意木雕旁,放着电子秤,电子秤上搁着心脏模型,该“组合”寓意“称心如意”。 朱晓颖 摄

  2013年,考虑到在大陆的父母年事渐高,加之苏州距离上海很近,31岁的徐博翎接受当地邀请进入苏州大学,成为一名教授。

  “那时只想安心做老师,创业完全是被‘逼问’出来的。”徐博翎回忆,在学校授课的那段时光,常在学术会议上听到各大医院临床医生抱怨:大陆的生命支持高端医疗设备需求巨大、但能自产的厂家寥寥无几。

  听了几年“抱怨”,徐博翎受不了了。“他们的‘牢骚’刺激了我:既然这是痛点,我又有储备,为什么不试试呢?”

  2017年,徐博翎带领国际团队成立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。首次创业,在这位女“学霸”看来,研发、管理、融资“没有一项不难”。

  她记得,在研发体外人工心脏的磁悬浮装置时,团队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。

  原来,传统的人工心脏泵,其过流部件在工作时会将血液中红细胞打碎。一旦这种被“搅碎”的不健康血液回流人体,很容易发生溶血现象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。磁悬浮装置可以很好地化解这个难题,但研发过程一波三折。

  “那天晚上,我们太苦闷了,就去打羽毛球。办公室里,英国工程师和几位大陆‘小伙伴’继续编程调试。突然间电话响了,电话那头大叫‘转子浮起来了’,我们赶忙跑回去看,大家喜极而泣。”

  在团队的努力下,公司发展很快。他们完成了大陆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工程样机,实现了大动物实验并取得预期效果。大陆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有望在2022年底面世。介入式人工心脏有望在2023年面世。

  他们还在制作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平台布局的“拼图”:人工膜肺和其他体外支持“器官”,也在研发之中。

  “心”女郎的办公室,放着各种“心”。如意木雕旁,放着电子秤,电子秤上搁着心脏模型,该“组合”寓意“称心如意”。书柜显眼位置,放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独具特色的博士帽:一顶由铁丝网、螺旋桨、折扇、德国球星照片“混搭”成的创意人工心脏“模型”。

  徐博翎告诉中新网记者,她的目标是打造好“心”为患者造福,做出世界生命支持领域的“心”标杆。(完)

编辑:顾名筛
0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